零公里二手车之后,上险量再证销量注水,销量游戏还能玩多久?
近车圈可真是热闹非凡,“零公里二手车”这个怪现象率先登场,把大家的眼球都吸引了过来。大量“零公里二手车”横空出世,里程数低得离谱,价格却比新车便宜好几万,乍一看,还以为捡了大漏,可仔细一琢磨,谁家新车买来不开,直接亏本甩卖啊?这背后,原来是车企和经销商联手玩的“左手倒右手”游戏,新车先上牌算销量,再当二手车低价抛售,既美化财报,又清库存,真是“一举两得”的骚操作。
然而,这还只是冰山一角。国家金融监督总局发布的5月份上险量数据,更是为销量注水现象提供了铁证。5月份国内乘用车上险量186.6万辆,同比增长9.6%;与5月份的汽车销量268.6万辆存在82万辆的差距,同比增速为11.2%,与上险量的增速也有差距。有人可能会说上险量与销量之间存在滞后问题,但对比2024年7月份的数据,差距明显比今年5月份小很多。再加上零公里二手车占比高达12.7%,以及中国汽车库存量达到350万辆创历史新高,这些数据都凸显出汽车行业为了取得销量增长的成绩,导致各方面数据出现矛盾。
促使汽车企业操纵汽车销量的原因,主要是汽车行业竞争异常激烈。去年以来,多家汽车企业陷入困境,这让汽车企业开始为生存担忧,而汽车销量恰恰影响着一家汽车企业的生死存亡。为了避免成为先被淘汰的车企,诸多车企拼命抬高销量,导致了零公里二手车大量出现、上险量和销量差距拉大、库存激增的现象。
这种单纯推高销量的做法,还会进一步抬升亏损额。去年以来的猛烈价格战不断推低着行业的利润率,去年已跌至4个百分点多一点,今年以来更进一步跌穿4个百分点,诸多汽车企业陷入亏损。这种“烧钱游戏”难以持久,有外资车企甚至表示他们正在等待着中国车企烧死,然后回来中国市场抢市场。
“零公里二手车”的出现,对车主、行业和国家都是三输的局面。背刺老车主,扰乱市场秩序,国家补贴被薅羊毛。虽然国家已经出手,商务部召集车企开会,拟推行“新车登记后6个月内禁止转二手”的政策;工信部计划用区块链技术溯源车辆流转记录,但光靠监管还不够,车企须告别“数据崇拜”,真正靠技术和服务赢得市场。
消费者在购买二手车时也要提高警惕,如果看到“零公里准新车”,先做好“三查”:查登记日期、查维保记录、查质保条款。
“零公里二手车”是车市内卷催生的畸形产物,它折射出产能过剩、恶性竞争的深层矛盾。短期看,车企或许能靠这种“数字游戏”续命,但长期而言,透支的是消费者信任和行业健康。当监管利剑落下,市场泡沫挤破,车企终将明白:真正的竞争力,从来不是刷出来的销量,而是实打实的产品力。销量游戏还能玩多久?答案或许就在车企能否回归正道之中。
#汽车资讯#
盛达优配-可以加杠杆的股票平台-股票配资佣金-配资软件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